發(fā)展歷程
- 分類: 走進我們
- 發(fā)布時間:2019-07-12 00:00:00
- 訪問量: 0
1970年05月 國家計委、國家冶金工業(yè)部立項建設河南舞陽特厚板鋼鐵聯(lián)合企業(yè),一期工程設計年產50萬噸鋼、40萬噸鋼板、60萬噸鐵,投資概算67988萬元,簡稱平舞工程。
1978年09月 我國自行設計、自行制造、自行安裝的第一臺4200mm寬厚板軋機在舞鋼建成投產,一舉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特寬特厚鋼板的歷史。
1981年10月 舞鋼成功研制開發(fā)出國家重大科研項目——重離子回旋加速器罩筒制造用板。
1986年06月 以75噸電爐為主體設備的舞鋼煉鋼一期工程建成投產,我國鋼鐵行業(yè)沒有大型電爐的歷史宣告結束。
1991年07月 國家統(tǒng)計局公交司公布1990年中國500家大中型工業(yè)企業(yè)名單,按固定資產凈值排序,舞鋼名列第150位。
1991年12月 我國引進的第一座90噸超高功率電爐在舞鋼建成投產。中央電視臺新聞聯(lián)播節(jié)目播出90噸電爐熱試消息。人民日報以《我國目前容量最大、技術最先進的電爐在舞陽鋼鐵公司建成》進行報道。
1994年11月 《人民日報》公布全國現(xiàn)代企業(yè)制度百家試點企業(yè)名單,舞鋼名列其中。
1997年09月 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和支持下,舞鋼加入邯鋼集團,改制為邯鋼集團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。
1998年10月 舞鋼應三峽工程建設急需,成功研制開發(fā)出寬達4020mm的超寬鋼板,被譽為“中華第一板”。
2003年12月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向舞鋼頒發(fā)證書,內稱: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在參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研制、建設、試驗的協(xié)作配套工作中,為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機任務的圓滿完成作出了突出貢獻。
2006年09月 舉世矚目的第29屆奧運會主會場--國家體育場“鳥巢”工程順利完成鋼結構整體卸載。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《走進奧運》欄目組記者組來舞鋼,實地采訪舞鋼為奧運場館建設用鋼的研制生產情況。舞鋼研制開發(fā)的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Q460E/Z35鋼板應用于“鳥巢”,使奧運場館建設用鋼實現(xiàn)了全部國產化。該鋼板填補世界空白。社會各界對舞鋼予以高度關注。
2007年05月 舞鋼公司新百萬噸寬厚板生產線建成投產。舞鋼形成了年產300萬噸鋼、260萬噸寬厚鋼板的綜合實力,資產總額近百億元。
2007年09月 中央電視臺《激情廣場》欄目組在舞鋼公司錄制節(jié)目,慶祝舞鋼業(yè)績。
2008年06月 河鋼集團正式組建,河鋼舞鋼加入河鋼集團。
2009年09月 北京當代十大建筑評選揭曉,其中首都機場三號航站樓、國家體育場、國家大劇院、國家游泳中心、北京電視中心、國家圖書館(二期)、國家體育館等七座建筑關鍵部位均使用河鋼舞鋼板建造。
2014年01月 在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,河鋼集團舞鋼公司“特厚鋼板生產關鍵技術研發(fā)與創(chuàng)新”項目,因 解決了制約特厚板生產的一系列技術難題,形成了獨特的特厚板生產工藝路線,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
2014年03月 河鋼舞鋼原料結構優(yōu)化項目建成投產,徹底打破了河鋼舞鋼原料結構瓶頸,對促進企業(yè)降本增效、推動產 業(yè)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。
2015年08月 河鋼舞鋼新一屆領導班子提出公司新的奮斗目標,堅決扛起中華第一板大旗,打造最具競爭力寬厚板領軍企業(yè)。
2018年11月 偉大的變革——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舉辦,從載人航天、三峽、國產大飛機、洪珠澳大橋、西氣東輸、西電東送、北京2008奧運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,到華龍一號核電裝備、費托反應器煤制油核心裝置、世界最大海洋吊裝船、極地破冰船、南灣荔灣海洋平臺等重大技術裝備制造,40多個“國之重器”凝聚了河鋼舞鋼的獨特貢獻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